話我人生

Saturday, November 13, 2004

開封猶太會堂卷軸的研究

甘汝誠

  基督教與中國猶太人的交往始自1625年,一名叫艾考廉(有人認為是艾田)的舉人前往北京拜會在明末來華傳教的意大利籍耶穌會修士利瑪竇。起初主客雙方並不知道對方的宗教背景,後來利氏才恍然大悟這位來自開封府自稱代表那裏「一賜樂業」(以色列的另外音譯)教的,竟是一位祖先自古遷居中國的猶太人。由於他們的宗教傳統與國外的猶太人大不相同,也有人認為他們不是猶太人而是「失散了的北部支派」。及後回訪的教士,對開封府的猶太社群作了詳細的描述和報告。明末清初耶穌會宣教士對開封府猶太社群的研究,後來在清末民初由新教的傳教士繼承了;其中最著名的有加拿大聖公會的懷理光主教。彼此的交往,也由起初宗教上的關注慢慢地變成對猶太文物的興趣。加上猶太人由於缺乏了滿喇(拉比)的教導,希伯來文因而失傳,崇拜亦漸漸停止。社群缺乏了宗教上的凝聚力而解體,本來興旺的宗教社群因而變得凋零。會堂因著年久失修而倒塌,最後連會址也被出賣了;會堂的文物,包括最重要的經卷,被聞風而來的西教士搶購一空。原先收藏在經龕的十三卷《大經》(又稱《道經》)其中已知有十卷被帶到國外,然後輾轉落入私人收藏家手中。今日發現分別被收藏在歐美不同的圖書館中,卻從來沒有發表過任何研究報告。過去百年來經卷被詳細檢查的次數可謂絕無僅有,如斯下場實在大大違背了當年收購這些卷軸時聲稱的目的。

  1972年美國德州特拉市南方衛理大學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神學院圖書館得夏理遜氏捐贈收藏經籍,其中附有一希伯來文經卷。此事引起特拉市一位對猶太經卷素有研究的印刷商布米高 (Michael Pollak) 的興趣。初時他認為只是一卷粗劣的手抄本;但為了謹慎起見還是影印幾段送往紐約猶太神學院向史文漢教授 (Prof. Menaham Schmelzer) 討教;結果卻是大出眾人意料之外。按史教授的意見,這卷《大經》肯定是出自中國猶太人之手。SMU的圖書館員作夢也沒想到這竟是1851年被英國人購去的六卷《大經》之一(編號KTS-12)。自此Pollak 決心追尋其他《大經》卷軸的下落,又將結果寫就成書在1975年出版。當年曾引起了不少歐美學者、收藏家的哄動。由於布氏並非專業的聖經學者,他的興趣只在經卷的外表狀況,加上本身工作的關係,除了KTS-12能作詳細的檢查外,其他的就只能匆匆一看而已(而這也是將近三十年前的事情了)。除了布氏的報告外,再沒有人作過深入的研究。

  自從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突然冒起了一股猶太熱,各大專院校紛紛成立猶太學會,出版的書籍、專文更像雨後春筍;不過,要不是繞過開封猶太人的問題避而不談,光談國外或歷史上猶太人的成就,就是清一色歷史學和人類學的研究,對於流失海外的經卷更加從未提及。

  去年我偶然發現SMU收藏了一部開封卷軸的消息,於是設法聯絡校方,希望能親自檢查那卷《大經》;夏天的時候又親往SMU,得畢德韋圖書館 (Bridwell Library of Perkins School of Theology) 館長接待,又仔細看了那長達96英呎的卷軸。蒙校方贈送原屬布氏搜集得來六卷《大經》經卷的微型膠卷複製本。該六部卷軸分別存放在SMU、紐約美國聖經公會、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圖書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奧地利維也納國家圖書館。現在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把它們轉成電腦格式,開放給有志研究中國猶太人的同道使用,這當然意味著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經濟上的支持。之後,就要進行經卷間的比較、及與馬索拉本的比較。前者是為了找出相信原屬十五甚至十二世紀的部份;後者則是要找出猶太人的漢化過程在抄錄聖經時所留下的蜘絲馬跡。今天國內研究開封猶太人的學者對於後者的來源說法不一,有人認為他們是來自波斯或者伊拉克,有人認為他們與印度的猶太人同出一源,但由於缺乏文物的證明這僅屬一般的猜測而已。現在只要我們細心分析他們寫字的方式和內容的差異,終必能在澄清他們身分的事情上再進一步。也許這是大好良機,讓中國的聖經學者在研究舊約的經典歷史上作出獨特的貢獻。

黃河岸邊的中國猶太人

開封是中國七大古都之 一,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 ,先後有七個朝代在這裡建都,開封總面積6444平方公里,北依黃河,處於豫東大平原的中心部位。轄開封縣、蘭考縣、杞縣、通 許縣、尉氏縣五縣,鼓樓區、順河回族區、龍亭區、南關區、 郊區五區。總人口460萬人。

走進教經衚同的時候,太陽已經西沉,然而暑氣依然沒有消散。衚同口幾個老人在搖扇聊天,不時有自行車搖著鈴從身旁穿行而過,推著三輪車叫賣瓜菜的農人從衚同的這頭走到另一頭。這看起來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北方衚同,一個院子住七八戶人家,擁擠甚至有些破舊;這也是夏季裏非常普通的一天,人們在門前的攤子上挑個西瓜,給孩子在木盆裏洗個澡,熬過這難耐的悶熱。我不知道生活是不是就是如此瑣細和平常的累積。

然而平凡的後面有著耐人追尋的歷史。900年來,教經衚同都是開封猶太人一直居住的地方。為紀念祖先雅各,猶太人宰殺牛羊時要先挑除腳筋,所以他們聚居的地方也被叫做“挑筋衚同”。民國時地方政府以其不雅,便改名為“教經衚同”了。

隨著歲月的流逝,朝代的更替,家族的興衰,從這裡走出了一批批的猶太子孫,他們或是讀書、或是經商、或是做官、或是闖蕩世界尋找別樣的生活,留下了本分的、戀念家產的,守著祖屋。如今,娶進嫁出、遷來徙往,衚同裏的居民大部分是漢族,只剩下一家開封猶太人的後裔了,聽說他們姓趙。街坊鄰居們似乎完全清楚我們的來意,我們被指點著走進了教經衚同的21號。

聚居地的最後一家猶太人後裔

77歲的崔淑萍是嫁進猶太后裔家庭的漢族媳婦,她的老伴趙平宇早在10年前便去世了。對這個家庭感興趣的遠遠不止我們,老人說當她還是個剛過門的新媳婦時,家裏就常常有人慕名尋訪而來,外地的或是外國的,他們對遺留在中國有千年之久的猶太人的後代充滿了好奇。

趙平宇的祖上在清朝時也做過官,後來家道敗落,他的爺爺只是個蓋房子的泥水匠。趙平宇有幸讀了書,解放後進市稅務局工作。猶太血統在他的意識裏早已經淡薄了很多,因為通婚,他的家族裏有一半是漢族人,他的母親就是漢族女人。宗教活動的消失也已是百年前的事情了,衚同後面曾經盛極一時的猶太會堂在逐漸衰敗後被改建成一所醫院。他僅僅保留了一些微小的生活習慣:不食豬肉,在某些宗教節日裏吃一種不發酵的面餅。祖先信奉的東西與他隔著一條悠長的時間河流。“文革”中,和許多命運相同的人一樣,頭戴“右派”帽子的他被抄了家,和妻子被趕到河南新正,5個女兒相繼下鄉插隊。那個時候,一切常理的東西都被顛覆了,他們更不敢承認自己是猶太人的後裔。20年的右派身份被平反後,一家人的生活才歸於平靜。趙平宇重新回到了市稅務局,女兒們的工作也有了著落。

其實早在祖先於千年之前駐足棲息時,每一個開封猶太人後裔的命運就與開封緊密聯繫在一起了。人到老年,對生命的歸屬有了更多的思量,臨去世前,他一直在按照猶太會堂的原址圖潛心製作遺址模型。

女兒們一個個搬出了教經衚同,為妻為母,也都是蕓蕓眾生裏的一員。個性獨立的崔淑萍留在老屋一個人生活,週末女兒們會回來看看她。已經從工廠退休的二女兒趙雪婷說,父親從小告訴她們姊妹他們的祖先在宋朝時從遙遠的猶太國來,“趙”就是賜給他們的當朝皇帝的姓氏。然而對更多的史實和猶太人的信仰、習俗,她卻顯出一種陌生。他們這一代人,是被命運冷落的人,青春年少的時候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一生為不高的文化程度所累,最終又因工廠效益不景氣提前退休。他們只能把更多的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的身上。

故去人的照片擺放在靠墻的長案上,默默守望著他的親人。他們是大衛遺留在中國開封的子孫,然而生活是平等的,沒有為難,也沒有優待。

走出教經衚同是這個城市喧囂落定的時分,這裡有太多時間留下的遺跡來標誌它的古老。

春秋時期鄭國國君建築一座儲糧的“倉城”,取意“開拓封疆”,開封便誕生了。此後它為幾國的建都之地,北宋的東京時代更是它的鼎盛年華。因為繁榮而胸懷寬廣,不同的文明在這裡交匯融合,奇跡時有發生。

這是一個民族的一次遷徙經歷,因為年代的久遠而蒙上了蹊蹺的迷霧。追逐生存環境的猶太人在到達中國後竟產生了鄉土觀念,由經商到入仕,由漂泊到安定,最終融身於漢民族的血脈。他們的後人延續到今天,身體裏恐怕只剩下了千分之一的血統,一千年的時間究竟是太久了。

為了撩開歷史的迷霧,自那個承載過盛榮又遭遇過災難的古城歸來後,我們拜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殷罡先生,他對中國開封猶太人的歷史興趣盎然,也有不菲的研究成果。在他的描述與推測下,千年前一個民族的由來與變遷緩緩地展現出來了。

他們來自何方

商人或許是國家間相互往來最頻繁的使者,當唐朝的盛世在世界上聲名遠揚的時候,頭腦靈活的商人就帶著他們的珠寶、棉布千里迢迢地趕來了。奇異的服飾,輪廓突兀的相貌,人們區分不清是波斯人,阿拉伯人或者猶太人,而他們都是交易的能手。商人僅僅是這個國家的過客,最終還要返回自己的家園,一個民族的集體遷徙,背後則有更深刻的緣由。

在中亞的布哈拉地區(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境內)有一支古老的東方猶太社團,他們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布哈拉土地肥沃,盛產糧食和棉麻,猶太人自西元6世紀起就定居在這裡,這些沒有返回耶路撒冷的“巴比倫之囚”及其後代甚至沒有遭受過羅馬人的統治。西元8世紀初期,阿拉伯人向東擴張時佔領了布哈拉,於是在一個世紀的歲月裏,這裡充滿了動蕩與不安。猶太人倔強的天性流露出來了,為了抵制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的迫害,他們開始流散遷徙。布哈拉是他們曾經尋找到的一片樂土,現在他們要為生存再次出發。

西元10世紀末期、中國的北宋初年,一個不少於百人的完整的猶太社團從布哈拉取道絲綢之路進入了中原,停留在開封附近。當時的開封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超過百萬,為生意往來和企圖定居的中亞人多到開封百姓見怪不怪的地步。都是高鼻深目、滿面鬍鬚,人們難分彼此,猶太人也就被混稱為波斯人或阿拉伯人了。宋王室崇尚道教,對外來宗教雖然容納但也有所防備,況且朝廷的敵人蒙古人和契丹人都來自北部和西部,對同樣來自這些地區的外國人,他們只有謹慎地將其安置在首都邊緣,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

200年之後,金朝的軍隊還是攻入了中原,猶太人卻不願隨北宋王室南逃。此時的開封幾乎成為一座空城,100萬的人口只剩下5萬,昔日的喧嘩一去不返。猶太人就是此時在開封城內得到了永久的安居地,並第一次建立起猶太會堂。然而在現存最早的、於明代篆刻的猶太石碑上,開封猶太人用南宋的年號記錄了他們建堂的時間,似乎有意掩蓋他們於金代存在過的事實。不難理解,當朱元璋重新恢復了漢人的統治政權後,當年沒有南逃的猶太人惟恐自己臣服金人的舉動遭受報復。

他們為何消失了

開封是當時中國猶太人的三大聚居地之一,但對比江浙一帶的南京、杭州、鎮江和西北的陜西、寧夏,它顯然是中國猶太社團的中心,猶太人在這裡存留時間最長,留下的遺跡也最多。

明代是開封猶太社團人丁興旺的時代,人數過千,而且多生活富庶。他們精通生意之道,又重視教育。據史書上記載,在開封考取進士的猶太人就有20多位,當地大宗的商業更是少不了他們。然而猶太人被漢民族同化也恰恰發生在這個時候。

在移居開封的幾百年來,他們一直嚴格遵從自己的宗教和生活習俗,守安息日、守禁食、守割禮、禁食豬肉、每日3次到會堂禱告。

元代的猶太人一度高人一等,被蒙古統治者列為第二等色目人,同屬於統治階層,同化現象是不會在這個時候發生的。漢人重新奪取政權後,頒布了非常嚴格的法律,胡服、胡語、胡飾一律被禁止;《大明律·蒙古色目人婚姻條例》中更明確規定:蒙古、色目人不許自相嫁娶。猶太人不僅要說漢語、學習漢文化,還要與漢族女子通婚,同化進程的迅速可想而知了。為了適應生存的環境,這些亞當的後人紛紛改取漢族姓氏:“列維”改為“李”,“示巴”改為“石”,“亞當”改為“艾”……其中一名叫俺三(實為錦衣衛特務)的猶太人因為告發明成祖朱棣的弟弟朱橚謀反有功,被賜了以開封為都的宋王室的姓氏——“趙”,聯想教經衚同裏最後一家猶太人後裔該可以追溯至此吧。

猶太人在中國並沒有遭遇到任何歧視。朱元璋在製訂新的民族政策時特對開封猶太人下了一道“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的聖旨,也許正是這種平等寬容的環境一點點消融了他們的民族性,再加之社團本身就十分弱小,血統的逐漸淡化使得百年之後從外貌上看,開封猶太人與漢人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了,他們沿用了千年的波斯語也漸漸被淡忘。

從明代開始,朝廷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封閉了西北邊疆和海路,中國的百姓與世界隔絕了,開封猶太人也失去了與西亞、北非聚居地的聯繫。1850年,開封猶太社團的最後一個拉比(猶太教的職業神職人員)去世,卻沒有人能來接替。以往每個拉比要帶幾個學生,一個拉比死了由他的兒子繼任,這是猶太人的傳統。但隨著拉比知識的逐步萎縮,年輕人的心已不再被信仰所吸引。猶太會堂最後一次被洪水毀壞後便無人重修了,一次完整的禱告都無法組織進行,開封猶太社團真正地消亡在浩瀚的歷史歲月裏。那些身體裏有著微弱的猶太血統、仍住在開封的人們,他們的祖先的確是古老的來自中亞的猶太民族,而延續到他們僅僅只能稱作是中國古代猶太人的後裔了。

誰發現了他們

開封猶太人一直以來只知道自己是以色列人,而不知“猶太”的稱呼。

17世紀初,一個名叫艾田的開封猶太人赴京參加進士會考。他慕名拜訪了天主教傳教士利瑪竇,兩人深談之後利瑪竇驚奇地發現眼前這個認識希伯來文的男子竟是古猶太教的信徒。後來利瑪竇幾次派人去開封實地調查,證實了自己的判斷。他以為中國猶太人遠離聚居地,和異教族的迫害,希冀從他們手中發現更古老的《聖經》版本,但他失望了。開封猶太人還在等待救世主彌賽亞,而利瑪竇卻向他們宣告耶穌已經降臨,宗教間的隔閡也隔開了人心,但不管怎樣這是利瑪竇在中國的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

中國古代猶太人是幸運的,當他們的同胞被一次次驅趕屠殺時,他們在東方繁衍生息。猶太男子遭屠殺後,女人被搶掠替別的民族生兒育女,猶太人只有依靠母系延續自己的民族,直至今日,而開封的猶太人卻一直保留著初始的以父親維繫血統的習慣。

今天的開封猶太人後裔與漢族已融二為一,而漢族本身在歷史的進程中也不斷地吸納外來民族,難尋純粹。也許人類最高的境界就是心靈上的無種族與無貧富的差異吧。(顏菁)

北京青年報-風俗地理2002/8/13



附錄 : 香港建道神學院 基督教與中心文化中心24期通訊(2001年3月)

另一方面,甘汝誠老師的開創性研究大家或不會陌生。一年多前,在本院的百週年紀念論文集曾刊出他和老冠祥的〈焚香:聖經背境的遠東篇──聖殿所使用的香料與古代國際香料貿易〉。他致力研究一般人以為偏僻不起眼的課題,卻為聖經和文化研究的寶藏打開一扇大門。今年在剛出版的建道學刊再一次證明同樣的事實,〈森霸天河的迷思──中國猶太人的研究〉這篇文章揭開了一系列新研究的簾幕。甘老師在〈森〉文中介紹了中國猶太人的歷史研究,接著下來的便是更仔細的追尋。過去一年,他經過連番努力,追縱到六卷中國開封猶太人的聖經卷軸,由美國南方衛理大學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慷概贈與微型膠卷複制本。他將研究該批卷軸,包括所載的聖經與我們現時擁有的舊約經卷的異同及其演變,而由此推衍的研究將涉及與國內不同學系的學者交流,分享文化、歷史、經文流傳等廣泛的課題。中國猶太人卷軸的研究只是整個中國猶太人研究的起步點。甘老師是我們最近期加入的研究員,他的工作將會成為文化中心另一項長遠的計劃。

事情本來就是這樣

詞:鍾曉陽

有時天黑並不一定就是夜晚
有時是它將黑色的長衣
張掛在烈日空中 讓你乘涼


有時紅日並不一定就是天亮
有時是它將血色的禁果
種在你夢裡園林 讓你淺嚐


有時白雲背後並不一定躲著太陽
有時白雲只是一片白雲
從今天的天空飄向明天的天空


所以分手並不一定不再相見


事情本來就是這樣
事情本來就是這樣

說餃子

◎愛亞  (2004/01/06 中時副刊人間)

我一直篤定地認為:台灣這些年「吃」這件事的受重視是因為社會不安定、人心不平靜,以致總得有一些事可以非關政治,無涉選舉,也扯不上省籍情結,即使在政治、選舉、省籍上被牽連到,也不會被批被評,這事未經公投,但大家有志一同,只有贊成,未聞反對,將緊張、壓力、不安、疲累、沮喪、懊惱…全部投射在「吃」之上!「吃」可以解決一切!看看食譜大賣,談吃的文章那樣多,為了吃可以組成旅行團,美食家地位提高,任何電視節目都可以加入「食物」這件事,快樂要吃點東西來助興,來慶祝,不快樂則得吃點東西來彌補、來安慰……。

吃東西萬歲!
都說這兩年不景氣,但飯還是要吃,大餐廳賣的是奢華,生意難維持,但小攤小館生意只有好沒有不行的,而且愈平民化愈是「可以賺」!其中麵與餃這兩項食品大約已到全民化的地位了!尤其牛肉麵,簡直是「國麵」,大城小鄉村子角角巷子尾巴全有著「原汁牛肉麵」「老牌牛肉麵」「張媽媽牛肉麵」…的招牌。水餃則連招牌都不必,有麵常有餃,店裡吃或超市中買冷凍的,方便至極,我的台東朋友高雄朋友新竹朋友基隆朋友,家中冰箱都時常凍著韭菜和高麗菜水餃,連小孩子回家都懂得煮二十個來填肚子,七十歲阿嬤也早將水餃當一餐飯而不是拿它當點心了!

水餃是台式稱呼吧?北方人眼中餃子就是餃子、餃子有水煮的有蒸籠蒸的,吃剩的餃子冷透了,不能再煮,放鍋裡煎一下便成煎餃,不論水餃、蒸餃、煎餃、餃子就是餃子,北方說法裡沒有「水餃」這兩個字。

北方諺語說:「包子有餡,不在褶上。」意思是包子包得漂亮,麵皮上的捏褶美麗沒什麼大用,包子好吃是看內餡如何!其實餃子更厲害,餃子好吃又得看內餡又得看外皮呢!

餃子要好吃麵皮最重要

很多人把餃子當食物,但很少人認為餃子是了不得的美食!究其原因是現代人吃的常是「商業餃子」!北方諺語又說:「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最舒服的事是躺倒在床上,睡著或醒著都好!最好吃的東西不論是什麼,味道都不如餃子!那餃子,可是真正好吃的啦!

餃子好吃,麵皮重要!

有朋友愛吃餃子,便四處尋訪,終於訪到好吃的餃皮,開心地買回包餃子。買餃皮?聽在北方人耳裡,直嘆「老稈」!買的餃皮是機器製造,怎麼樣吃都是機器味道,真正的餃子一定得用手工?皮才叫好吃。從前大學生的周休娛樂或「到教授家去」一定有包餃子這一項,當時包的餃子都是自己和麵自己?皮,「包餃子運動」後來隨著大學畢業被帶到國外,變成「留學生運動」,留學生聚會鮮有不包餃子的!當然也全是大夥一起?皮一起包!最妙的是和麵?皮的幾乎都是男學生!

真是曾幾何時,竟然日子過著過著,包餃子這事「式微」了!大家吃冷凍水餃一如吃漢堡、便當,冷凍水餃由超市拎回來便得,哪可能有聚集了做的快樂?問上一問,七年級六年級不說,連五年級四年級的都當「包水餃」是巨大學問,還真讓三年級二年級的大朋友們擠不出笑容來!

北方人說餅皮要軟餃皮要硬,所以烙餅講究的要「燙麵」,餃子皮用「冷水麵」,這「燙麵」的「燙」字是動詞,用滾水去澆淋麵粉,使麵粉立時變熟,待冷才揉和成麵糰,叫「燙麵」。「冷水麵」是用冷水攪和麵粉,揉出的麵糰是生的,便叫「冷水麵」。不過我曾不小心用燙麵包了水餃,煮後食之發現餃皮口感特別又帶著一股冷水麵餃不可能有的微淡甜味,因此很喜歡包燙麵餃,只是煮時得注意,火候稍過便會餃皮發粘,如無經驗,餃皮還是冷水麵便好。而市面上賣的各式餅雖號稱「北方」××餅,其實都以冷水麵的居多,只是烙時加了豬油或大量沙拉油,使餅變得柔軟可口,不過那樣多的油分吃到身體裡,對哪個臟器哪根血管都不是好事。何況「烙」字本身意思是「用燒熱的金屬器具燙某物」,並不像炸或煎必需用到油,街市上的蔥油餅應是煎餅或炸餅,不能算烙餅。

說做餅還是容易的,只要麵糰「醒」得夠就沒什麼問題,什麼是「醒」?其實是燙好的麵放冷,揉搓、成糰,然後將較溼的毛巾蒙在麵糰臉上讓它睡覺(咦?是睡不是醒哩!),等睡足麵糰便醒了!(是麵糰將被揉搓時壓縮在一起的緊分子舒鬆了來啦!)做任何麵食都需經過醒麵的過程,而且大約三揉三醒,沒有變成餃子前,麵糰都需要用溼巾蒙著臉。

但要如何說?餃子皮這件事呢?餅皮容易,用?麵棍將圓糰壓扁?平,愈?餅皮便愈大,但餃皮是用兩手並用,左手捏住皮,右手推動?棍,兩手必須在推?棍和收?棍間合作無間,如果這樣寫,讀者或許能懂?左手捏餃皮(最早是小麵餅)右手以掌心壓按?棍,推棍時棍壓麵餅,退棍時左手捏麵餅的位置轉移(轉了之後移動),一推一退一轉移,小麵餅便成餃皮了。唉!有些事物是實用派,用嘴,使不上力哪!餃皮中間不能太厚,會煮不熟,太薄易破,好吃的得靠手下工夫!而且,麵粉有全麥、高筋、中筋和低筋四種,餃皮只能用全麥和中筋,其他的不合適。

只要是菜皆可入餡

餃餡一般人以為就是韭菜、高麗菜,其實是菜皆可入餡,有人嗜愛黃魚肉餡及蝦仁餡,我吃過幾次,愛不起來,我心目中的餃餡第一名是香菜(芫荽),東北酸白菜列第二,韭菜花列第三,芹菜第四,當然,如果不怕麻煩(例如處理、尋找……)番茄、薺菜、馬蘭頭都可擠進前幾名!並且肉要少,菜要多,除了自身味道特殊的都得多用蔥花,而且絞肉(或剁碎的肉)中要加水,邊加邊攪拌,待加入切碎的蔬菜後還得加油、鹽,(千萬別加味精!)蔬菜水分多的如大白菜、蘿蔔都得在切碎後將水分擠掉,否則會做出一盤盤爛水餃!再加一句「北方人說」:除非吃素,否則餃子沒有素的,餃子什麼餡?「香菜餡」「韭菜餡」指的絕對是「香菜豬肉餡」、「韭菜豬肉餡」,若不是豬肉餡會特別指明「蘿蔔羊肉餡」、「大白菜牛肉餡」。

我的父親童年在黑龍江度過,他敘述老家冬季包餃子,全家幾乎無分男女都總動員,反正戶外零下幾十度什麼事都停擺了!包好的餃子放在一塊大木板上,窗戶檯上擱一下,立時餃子便凍成冰餃。那時家家有地窖(有點像美國西部電影裡那樣),冬裡掀開地窖門,將成筐成簍的土豆(馬鈴薯)推倒入窖,再潑上一層水,待水成薄冰,再倒上一層馬鈴薯,再潑水再……就這樣便成了一個大冰箱,一吃數個月,冬天的蔬菜大約就是馬鈴薯、酸白菜,沒有其他了!隆冬吃到開春。冰餃子的歸處也是地窖,一只超大木箱,冰餃子叮叮咚咚扔進去,一大板一大板,直到裝足了可以夠過年的數,臘月裡加上正月,全吃餃子,尤其過年的時候,若是煮餃子煮破了,口中得唸叨著:「掙了!」「掙了!」(掙破了,但和掙錢同音)否則全家都得白眼看你啦!

父親包餃子一向包得小,曾聽一位北方老太說:「村門小戶才把餃子包成盒子大!」盒子指的韭菜盒子,雖說誇大,但「北方菜粗」指的也是「村門小戶」吧!孔府的菜可一些都不粗呢!

冬裡包酸白菜和香菜餃子,春來,看看南門市場裡買不買得到薺菜或馬蘭頭?嫁給浙江人學會了吃這兩樣美菜,也算是一大收穫吧!

(愛亞,本名李丌,寫作二十餘年,出書二十餘本,目前工作是讀書及教人讀書,寫作及教人寫作。主持中廣青春網青少年輔導「愛亞信箱」。)

僕人之歌

青年向上歌(普頌565首)


鄭洛強 撰

1.我要真誠,莫負人家信任深;我要潔淨,因為有人關心;
  我要剛強,人間痛苦才能當;我要膽壯,奮鬥才能得勝,
  我要膽壯,奮鬥才能得勝。
2.我要愛人,愛敵也愛淪落人;我要施贈,心誠、義重、財
  輕;我要虛懷,不忘我身多弱點;我要向上,學主榜樣助
  人,我要向上,學主榜樣助人。

  本詩歌的作者是豪霍華特(Howard Arnold Walter)於1885年生於美國的康涅狄格市。
  華特少年時的生活鮮為人知,只知道他重生得救的甚早,且一直與敬虔又慈愛的媽媽同住。二十三歲時,他就被日本早稻田大學聘為英文系的講師。面對一群不信的日本學生,他以技巧的方式使用〝使徒信經〞當作教材來教導英文,趁便將基督教信仰介紹給他的學生們。令人驚奇的是學生們不但不排斥他的言論和教材,反而熱烈地討論他們的觀點。
  晚上有空時,他便將白天在課室研討過的一些信仰真理用簡潔的一些詞語寫在日記本裡。如此經過一段時間,他對信仰真理的體會,如真誠、潔淨、剛強、壯膽、施贈、虛懷、助人、向上......等詞彙漸漸地串連起來,形成一種有力的、堅決的和自我奉獻的詩詞,生動地刻畫出基督徒活潑的靈性思維!  他的這首《青年向上歌》就是用這種方式完成的,接著他就迫不及待的把詩歌原稿寄給他在故鄉日夜守候的媽媽,並在信末附上許多個〝X〞,表示無數個思念和關懷。他媽媽在閱詩後極為感動,立即聯絡著名的Harper's Bazaar雜誌並於1907年5月加以發表。1909年11月Current Citerature又加以重印,並冠上引人注目的標題〝一件精美可愛的作品〞還加以詳細介紹,正如預期的情況立刻招來了不少激賞的聲音!
  1909年夏天,作者華特在那斯湍迪卡衛理公會(Nostrand-Dekalb Methodist Church)透過好朋友皮克,結識了作曲家杜拉(Grant C.Tullar)。皮克和杜拉都同樣地對這首《青年向上歌》歌詞推崇備至,並且絞盡心智為它配曲,俾使它能廣為流傳。果然,詞曲在面世後,立即洛陽紙貴風行一時。有許多出版商因此尋上門來,要求購買該詩歌版權,卻遭斷然拒絕,因為詞曲作者們都不願違背激勵人心的初衷而改變自己去選擇豐厚的酬報呢!


另外的資料如下:

Howard Arnold Walter
1883-1918
Born: August 19, 1883, New Britain, Connecticut.

Died: November 1, 1918, Lahore, India.

Walter graduated with honors from Princeton University in 1905, and studied at Hartford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Edinburgh, and Glasgow, Scotland; and in Göttingen, Germany. At age 23, he spent a year in Japan teaching English at Waseda University. After ordination, he be came as sistant pastor at the Asylum Hill Congregational Church in Hartford, Connecticut. He later became a missionary with the YMCA in India and Sri Lanka. Doctors had advised against his going, due to his weak heart, but he insisted he “must be true.” He died while working at the Foreman Christian College in Lahore.

Walter wrote this hymn while living in Japan. He sent it to his mother, who forwarded it to Harper’s Magazine, which published it.

大意是這樣的(如有錯誤請惠予更正)
生於 1883年8月19日康乃迪克州的新不列顛
逝於 1918件11月1日印度拉合爾

1905年華特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 且曾就讀於哈特福特(美國康乃狄克州之首府)神學院; in Edinburgh, and Glasgow, Scotland; and in Göttingen, Germany. 23歲時, 他至日本早稻田大學任教英文一年. 後來按立牧職, 成為康乃狄克州哈特福特 Asylum Hill Congregational 教會的助理牧師. 華特之後成為 YMCA 差派至印度及斯里蘭卡的宣教士. 由於他的心臟虛弱,醫生建議不要前往宣教, 但他堅持不改其志, 因他自許 "我要真誠". 最後於印度拉合爾Foreman Christian College 在工作中辭世.

華特在日本任教時寫下此詩,寄給他的母親, 他母親將之投稿至Harper’s Magazine而刊載於上.
華特當時的詩,題為 "我的信念"

My Creed
by: Howard Arnold Walter (1883 - 1918)
I would be true, for there are those who trust me;
I would be pure, for there are those who care;
I would be strong, for there is much to suffer;
I would be brave, for there is much to dare.
I would be friend of all- the foe, the friendless;
I would be giving, and forget the gift.
I would be humble, for I know my weakness;
I would look up- and laugh- and love- and lift.